荩草

来自医学百科
荩草
Jìn Cǎo
荩草
别名 绿竹、马耳草、马耳朵草、中亚荩草、菉竹、王刍、黄草、蓐、鸱脚莎、菉蓐草、细叶莠竹、毛竹、戾草、盭草、晋灼、蓐草、细叶秀竹
功效作用 止咳定喘;杀虫解毒。主久咳气喘肝炎咽喉炎口腔炎鼻炎淋巴结炎乳腺炎疮疡疥癣
英文名 Herb of Hispid Arthraxon
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
毒性 无毒
归经  
药性
药味

牧草科名 禾本科牧草科拉丁名 Gramineae

牧草科英文名 Grass Family

牧草属名 荩草

牧草属拉丁名 Arthraxon Beauv.

牧草属英文名 Arthraxon

天然牧草 荩草

牧草学名 Arthraxon hispidus (Thunb.) Makio

牧草英文名 Hispid Arthraxon

荩草

(《本经》)

异名】菉竹(《诗经》),王刍(《毛诗传》),黄草(《吴普本草》),蓐、鸱脚莎(《尔雅》郭璞注),菉蓐草(《唐本草》),细叶莠竹、毛竹(《广州植物志》),马耳草(《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荩草的全草。学名 Arthraxon hispidus (Thunb.)Makino  

植物形态

荩草,一年生草本。秆细弱,无毛,基部倾斜,高30~45厘米,多节,常分枝,基部的节着土后易生根。叶鞘短于节间,生短硬毛;叶舌膜质,边缘具纤毛;叶片卵状披针形,长2~4厘米,宽8~15毫米,基部星心形抱茎,除下部边缘生纤毛外,余均无毛。总状花序细弱,长1.5~3厘米,2~10枚,呈指状排列或簇生于茎顶;有柄小穗退化,仅剩短柄;无柄小穗长4~4.5毫米,卵状披针形,灰绿色或带紫色;第1颖具7~9脉,先端钝;第2颖与第1颖等长,舟形,具9脉,而两侧脉不明显,先端尖;第1外稃长圆形,先端尖,长约为第1颖的2/3;第2外稃与第1外稃等长,近基部伸出1曲膝的芒;雄蕊2,花药黄色或紫色,长0.7~1毫米。颖果长圆形,与稃体几等长。花、果期8~10月。

生长山坡草地和阴湿处。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药用价值

【采集】秋季采收。

化学成分】叶和茎含乌头酸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荩草素。

性味】①《本经》:"味苦,平。"②《别录》:"无毒。"

【功用主治】止咳定喘,杀虫。

①《本经》:"主久咳上气喘逆,久寒,惊悸疥,白秃疡气,杀皮肤小虫。"

②《药性论》:"治一切恶疮。"

③《吉林中草药》:"驱寒定喘。"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宜忌】《本草经集注》:"畏鼠妇。"

【选方】①治气喘上气:马耳草四钱。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②治恶疮疥癣:马耳草捣烂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染料用途

枝叶可煮成黄色染料,并入药。

荩草异名绿竹、黄草、苜草,禾本科植物,一年生草本,生于山坡潮湿地,全国皆有分布。荩草主要色素成分为荩草素、木犀草素,与灰汁、铝盐、锡盐媒染得黄色,用于丝、毛织物染色

染色例子:切长度1~2厘米的荩草1公斤,放入釜中,加10升水,在室温下浸渍2小时后,加热煮沸1小时,过滤得抽出液。再加入8升水沸煮1小时,搅匀作染液。取润湿的丝绸5米,置入染浴中并迅速翻动,染色5分钟,提出染绸,染浴中加入米醋40~50毫升,调至PH值约6,再染色30分钟。另在60摄氏度的1升水中加入30克明矾,5%碳酸钠溶液100毫升,与30升温水调成媒染液,将染色后丝绸放入媒染浴中媒染20分钟,水洗,阴干。以荩草染得的黄色丝织物,用深浅不同的靛蓝套染,可以得到黄绿或绿色。

色素成分为荩草素 ,是黄酮类化合物,可用直接法染棉、毛、丝得鲜艳的黄色。采用以铜盐(蓝矾)媒染得到绿色,因此荩草最早的时候又称为“菉竹”(菉、绿通假)。用荩草进行直接染色可得黄色;用铜盐剂媒染可得绿色;如以不同深浅的靛蓝套染,则可得黄绿色或绿色。明代以后,染家用荩草染色的史料已很少见。而且铜盐是非生态媒染剂,其使用已被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