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总论/其它的咬螯伤
一、娱蚣咬的防治
蜈蚣第一对脚的末端,有中间呈空管状的利爪,为毒液腺的出口,咬伤后,毒液经利爪注入人体,引起局部的急性炎症、搔痒和疼痛。个别病人局部呈广泛性丹毒样变,并可发生坏死,伴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中毒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头痛、眩晕、发烧及恶心呕吐,甚至谵主、抽搐及昏迷等全身症状。数日后,症状消失,成人预后较好,但儿童有危及生命的可能。蜈蚣越大,注入毒液越多,症状也较重。
处理:立即用硷性液体(如肥皂水、氨水及小苏打水)冲洗伤口,并进行局部冷敷。0.25%奴夫卡因伤口周围封闭,可减轻疼痛及改善局部情况。等量雄黄、枯矾混合碾成粉末,用浓茶或烧酒调匀后外敷,有一定疗效。剧疼者可肌注杜冷丁、吗啡等止痛剂。蛇药片内服或外敷。全身抗菌素的应用,可改善全身中毒症状。
二、蝎子螯伤的防治
蝎子有弯曲而税利的尾 刺与毒腺相通,当刺入人体内,毒液随即进入体内,引起临床症状。蝎毒为神经性毒液,局部常呈大片状红肿,烧伤样疼痛或剧痛。刺伤2小时后,就可出现烦躁不安、出汗、流延、肌肉强直、头痛头昏、寒颤发烧、呼吸增快、脉搏细弱等全身中毒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肌和呼吸麻痹。儿童患者,可迅速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处理:蝎螯伤后,局部应切开引流,并用氨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复方奎宁溶液0.1~0.3毫升或用1%麻黄素0.3~0.5毫升作伤口周围皮下注射,有明显止痛效果。应注意全身治疗,有呼吸困难者给予中枢兴奋剂并同时吸氧,为减轻脑水肿,可适量给高浓度葡萄糖或甘露醇静滴,有出血倾向者,适当输血。
三、蜂螯伤的防治
蜂的尾部有刺,刺入人体后,能射出毒液。毒液的主要成份是蚁酸,也含有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毒素。螯伤后,一般只表现为局部红肿和疼痛,伤口周围可有丹毒或寻麻疹样改变,数小时后可自行消退,一般无全身症状。如蜂刺留在伤口内,在红肿的中心可见到一黑色小点能引起化脓感染。被成群的黄蜂螯伤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昏、头痛、发烧、气喘、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出现休克、昏迷或迅速死亡。黄蜂刺伤的局部症状也较重。
处理:螯伤后,立即设法拔出蜂刺,局部用肥皂水、10%氨水、5%小苏打水进行清洗,黄蜂刺伤后也可用食醋或0.1%稀盐酸湿敷伤口中和蜂毒。局部症状严重者,可采用火罐拔毒及局部封闭,并给予止痛剂。中草药如青苔,鲜厦枯草捣烂外敷,野甘草鲜叶或嫩茎蘸涂患处,每5~10分钟一次,有消肿、镇痛作用。全身症状轻者,对症治疗即可,有过敏反应者,应迅速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非那根,必要时15~20分钟重复用药。发生蛋白血尿时,要硷化尿液,增加补液量以增加尿量,或用20%甘露醇利尿。有休克时,适当选用升压药物。对群蜂螯伤或伤口 已化脓感染时,要加用抗菌素。
四、毒蜘蛛咬伤的防治
毒蜘蛛含有神经性蛋白毒,经伤口注入人体后,局部立即肿胀,并可见到极细小的红尖牙痕。严重时,上肢的咬伤可引起胸痛,下肢的咬伤可出现腹肌强直,酷似急腹症。全身症状有头痛、头晕、呕吐及四肢软弱无力等。个别病人发生高烧、谵妄、呼吸增快、出汗,最后死亡。症状控制后的短时期内,病人仍感全身乏力及精神萎靡。儿童症状常较成人重。后死亡。症状控制后的短时期内,病人仍感全身乏力及精神萎靡。儿童症状常较成人重。
处理:应立即切开伤口,并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或用火罐拔出毒液。中草药如半边莲、七叶一支花外敷,有较好的解毒和镇痛作用。重病人应输液,并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10%葡萄糖酸钙溶液,必要时可用新斯的明或箭毒类药物以解除肌肉痉挛。
五、蚂蝗咬伤的防治
蚂蝗又称水蛭,生长在水田、湖泊两岸和静止河流中,夏秋季生活特别活跃。经常在水稻田和水沟中生产劳动时被咬伤。在亚热带地区如云南、广西、广东的丛林地带,还有一种旱蚂蝗,常成群栖于树枝上和草上,野外执勤时可被咬伤,蚂蝗靠顶端的吸盘吸附在人体外露的皮肤上,同时咽部能分泌有抗凝血作用的液体,使伤口流血不止。局部可发生水肿性丘疹,中心有一瘀点,疼痛不明显,无全身症状。
处理:野外执勤时,不要赤足,皮肤外露部位涂上清凉油,肥皂、可防止蚂蝗的吸附。一旦发现蚂蝗已吸附在皮肤上,不能强行拉扯,而应用手轻拍吸附周围的皮肤,或用醋、酒及盐水等涂擦,蚂蝗即能自行脱出。局部再涂擦碘酒或九一丹软膏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