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尔卫

来自医学百科
凌潇讨论 | 贡献2017年11月27日 (一) 23:14的版本
宋尔卫

姓名:宋尔卫

性别:男

籍贯

职称主任医师

就职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所在科室乳腺肿瘤医学部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具体以当天公示为准)[1]

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乳腺肿瘤医学部学科带头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曾先后在德国艾森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哈佛医学院从事研究工作。目前主要围绕乳腺癌恶性肿瘤转移开展研究,在非编码RNA(ncRNA)和肿瘤微环境调控癌细胞可塑性与肿瘤转移领域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临床工作中,宋尔卫围绕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包括早期乳腺癌术前/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复发转移乳腺癌的解救治疗等)方向开展临床研究。他带领临床工作团队引进了国际最新的以器官分科的概念,建立了融诊断、内外科治疗及科学研究于一体现代化诊断与治疗新模式,为乳腺病患者提供了诊断、治疗、门诊手术等的一站式服务。

特长

擅长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保乳保腋窝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乳房假体植入、斜方肌皮瓣转移、背阔肌皮瓣转移、腹直肌皮瓣转移等乳腺癌术后乳房整形技术,复发性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综合治疗及良性乳腺肿物微创治疗。

学习工作经历

1988-1995 医学硕士,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

1997-2000 医学博士,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1999-2001 Research Fellow,德国艾森大学医学院(导师:Uwe Heemann教授)

2002-2004 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导师:Judy Lieberman教授)

2001-2004 讲师/主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2005-至今 研究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2009-至今 教授/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国际学术兼职

2011- 杂志编委,《Annals of Oncology》中文版乳腺癌专刊

2013- 杂志编委,《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国内学术兼职

2010- 副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2012- 副主编,《岭南现代临床外科》第五届编辑委员会

2012- 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

2013- 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社会兼职

2007- 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

临床工作

平均每年临床工作时间达250个工作日,年门诊量超过5000人,年收治入院病人超过1500人/次,自2004年以来完成乳腺癌手术2000余例,其中保乳保腋窝手术1000余例,乳腺区段手术3000余例,乳腺微创手术4000余例。此外还收治晚期转移性乳腺癌1000余例。带领团队开展了乳腺癌的保乳保腋窝的新技术:乳腺腺体的自体塑形(Oncoplastic技术)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该技术有效减轻了患者的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并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提高了广大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保乳手术中边缘活检采用了腔周法活检,大大提高了保乳手术成功率,减少二次手术的机率。而对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在国内率先运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对晚期乳腺癌病人进行预后评估,并指导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此外,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防治及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治疗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教学工作

已毕业的博士生人数:19

在学博士生人数:9

已毕业的硕士生人数:9

在学硕士生人数:5

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非编码RNA(ncRNA)调控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及其抗肿瘤应用的基础研究;

2.肿瘤微环境对乳腺癌细胞可塑性与肿瘤转移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3.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临床研究(包括早期乳腺癌术前/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复发转移乳腺癌的解救治疗等)。

科研立项

(自2009年起至今):

2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多年期合作项目A3 前瞻计划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30921140312),乳腺癌启动细胞MicroRNA 表达调控机制及病理学功能研究;2009-2012。

2009,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CB912800),恶性肿瘤非编码RNA相关蛋白的功能网络与调控机制的研究(首席科学家);2010-2014。

2010,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与化疗效果的前瞻性研究;2011-2012。

2010,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分课题(2011CB504203),非编码RNA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2011-2015。

2011,“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Grant for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New Drugs from Ministry of Health of China(2011ZX09102-010-02),新药研发肿瘤干细胞技术平台;2011-2013。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多年期合作项目A3 前瞻计划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81261140373),乳腺癌启动细胞非编码RNA的表达调控机制及其病理学功能研究;2012-2014。

201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S2012030006287),恶性肿瘤基因调控与靶向治疗研究;2012-2017。

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230060),靶向炎症信号通路的lncRNA调控乳腺癌细胞可塑性的研究;2013-2017。

2014,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81490750),长非编码RNA调控网络在恶性肿瘤中的功能与机制;2015-2019。

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非编码RNA(ncRNA)调控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及其抗肿瘤应用的基础研究;

2.肿瘤微环境对乳腺癌细胞可塑性与肿瘤转移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3.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临床研究(包括早期乳腺癌术前/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复发转移乳腺癌的解救治疗等)。

科研立项

(自2009年起至今)

2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多年期合作项目A3 前瞻计划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30921140312),乳腺癌启动细胞MicroRNA 表达调控机制及病理学功能研究;2009-2012。

2009,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CB912800),恶性肿瘤非编码RNA相关蛋白的功能网络与调控机制的研究(首席科学家);2010-2014。

2010,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与化疗效果的前瞻性研究;2011-2012。

2010,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分课题(2011CB504203),非编码RNA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2011-2015。

2011,“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Grant for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New Drugs from Ministry of Health of China(2011ZX09102-010-02),新药研发肿瘤干细胞技术平台;2011-2013。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多年期合作项目A3 前瞻计划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81261140373),乳腺癌启动细胞非编码RNA的表达调控机制及其病理学功能研究;2012-2014。

201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S2012030006287),恶性肿瘤基因调控与靶向治疗研究;2012-2017。

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230060),靶向炎症信号通路的lncRNA调控乳腺癌细胞可塑性的研究;2013-2017。

2014,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81490750),长非编码RNA调控网络在恶性肿瘤中的功能与机制;2015-2019。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