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zdh.com/index.php?action=history&feed=atom&title=%E8%A7%86%E8%A7%89%E5%99%A8%E5%AE%98 视觉器官 - 版本历史 2024-10-22T23:36:36Z 本wiki的该页面的版本历史 MediaWiki 1.35.1 https://www.fzdh.com/index.php?title=%E8%A7%86%E8%A7%89%E5%99%A8%E5%AE%98&diff=74572&oldid=prev 112.247.109.102:以“{{百科小图片|bk788.jpg|}} 视觉器官(visual organ)是人和动物利用光的作用感知外界事物的感受器官。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为内容创建页面 2014-01-26T08:31:55Z <p>以“{{百科小图片|bk788.jpg|}} <a href="/%E8%A7%86%E8%A7%89%E5%99%A8%E5%AE%98" title="视觉器官">视觉器官</a>(visual organ)是人和动物利用光的作用感知外界事物的<a href="/%E6%84%9F%E5%8F%97%E5%99%A8" title="感受器">感受器</a>官。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为内容创建页面</p> <p><b>新页面</b></p><div>{{百科小图片|bk788.jpg|}}<br /> [[视觉器官]](visual organ)是人和动物利用光的作用感知外界事物的[[感受器]]官。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其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便产生视觉。通过视觉,人和动物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脊椎动物]]的视觉系统通常包括[[视网膜]],相关的[[神经通路]]和神经中枢,以及为实现其功能所必需的各种附属系统。这些附属系统主要包括:眼外肌,可使[[眼球]]在各方向上运动;眼的屈光系统([[角膜]]、[[晶体]]等),保证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br /> <br /> 眼和视网膜 眼呈球形,由[[巩膜]]所包围。巩膜在前方与透明的角膜相接。角膜之后为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是眼睛的主要屈光系统。在晶体和角膜间的[[前房]]和后房包含[[房水]],在晶体后的整个眼球充满胶状的[[玻璃体]],可向眼的各种组织提供营养,也有助于保持眼球的形状。在眼球的内面紧贴着一层厚度仅0.3毫米的视网膜,这是视觉神经系统的周边部分。在视网膜与巩膜之间是布满[[血管]]的[[脉络膜]],对视网膜起营养作用。<br /> <br /> 角膜和晶体组成眼的屈光系统,使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倒像。角膜的曲率是固定的,但晶体的曲率可经[[悬韧带]]由[[睫状肌]]加以调节。当观察距离变化时,通过晶体曲率的变化,使整个屈光系统的焦距改变,从而保证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清晰。这种功能叫做视觉调节。视觉调节失常时物体即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可以发生[[近视]]或[[远视]],此时需用合适透镜来矫正。<br /> <br /> 在角膜与晶体之间,有[[虹膜]]形成的[[瞳孔]]起着光阑的作用。瞳孔在光照时缩小,在暗处扩大来调节着进入眼的光量,也有助于提高屈光系统的成像质量,瞳孔及视觉调节均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br /> <br /> 眼球的运动由六块眼外肌来实现,这些[[肌肉]]的协调动作,保证了眼球在各个方向上随意运动,使视线按需要改变。两眼的眼外肌的活动必须协调,否则会造成视网膜双像([[复视]])或[[斜视]]。<br /> <br /> 视网膜是一层包含上亿个[[神经细胞]]的[[神经组织]],按这些[[细胞]]的形态、位置的特征可分成六类,即[[光感受器]]、水平细胞、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神经节细胞]],以及近年新发现的网间细胞。其中只有光感受器才是对光敏感的,光所触发的初始生物物理化学过程即发生在光感受器中。<br /> <br /> 光感受器 光感受器按其形状可分为两大类,即[[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夜间活动的动物(如鼠)视网膜的光感受器以视杆细胞为主,而昼间活动的动物(如鸡、[[松鼠]]等)则以视锥细胞为主。但大多数脊椎动物(包括人)则两者兼而有之。在人的视网膜中,视锥细胞约有600~800万个,视杆细胞总数达1亿以上。它们似以镶嵌的形式分布在视网膜中;其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视网膜黄斑部位的[[中央凹]]区,几乎只有视锥细胞。这一区域有很高的空间分辨能力(视锐度,也叫[[视力]])。它还有良好的色觉,对于视觉最为重要。中央凹以外区域,两种细胞兼有,离中央凹越远视[[杆细胞]]越多,视锥细胞则越少。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部位([[乳头]]),由于没有任何光感受器,便形成[[盲点]]。<br /> <br /> 视网膜的[[神经]]网络及其信息处理 视网膜上亿的神经细胞排列成3层,通过[[突触]]组成一个处理信息的复杂网络,即光感受器与双极细胞、水平细胞间突触组成的[[外网状层]],以及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间突触组成的[[内网状层]]。光感受器兴奋后,其信号主要经过双极细胞传至神经节细胞,然后,经后者的[[轴突]](视神经[[纤维]])传至神经中枢。但在外网状层和内网状层信号又由水平细胞和无长突细胞进行调制。这种信号的传递主要是经由[[化学]]性突触实现的,但在光感受器之间和水平细胞之间还存在[[电突触]]([[缝隙连接]]),联系彼此间的相互作用。<br /> <br /> 视杆细胞的信号和视锥细胞的信号,在视网膜中的传递通路是相对独立的,直到神经节细胞才汇合起来。在外[[网状层]],水平细胞在广阔的范围内从光感受器接收信号,并在突触处与双极细胞发生相互作用。此外,水平细胞还以向光感受器[[反馈]]的形式调制信号。在内网状层双极细胞的信号传向神经节细胞,而无长突细胞则把邻近的双极细胞联系起来。[[视杆]]和视锥细胞信号的汇合也可能发生在无长突细胞。光感受器的信号主要通过改变化学性突触释放的[[递质]]的量,向中间神经细胞传递。<br /> <br /> [[视觉中枢]]的信息处理 经过视网膜神经网络处理的信息,由神经节细胞的轴突——视神经纤维向中枢传递。<br /> <br /> 由于视神经的交叉,左侧的[[外侧膝状体]]和[[皮层]]与两个左半侧的视网膜相连,因此与视野的右半有关;右侧的外侧膝状体和右侧皮层的情况恰相反。一侧的外侧膝状体和皮层都接受来自双眼的信息输入,每侧均与视觉世界的对侧一半有关。在视通路不同部位发生损伤时,就会出现相应的[[视野缺损]],这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br /> <br /> 视觉信息在视觉中枢通路的各水平上经受进一步的处理。外侧膝状体只是视觉信息传递的中继站。<br /> <br /> [[分类:生物]]<br /> ==参看==<br /> *[[生理学/视觉器官|《生理学》- 视觉器官]]</div> 112.247.1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