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zdh.com/index.php?action=history&feed=atom&title=%E6%A2%A6 梦 - 版本历史 2024-11-01T12:31:14Z 本wiki的该页面的版本历史 MediaWiki 1.35.1 https://www.fzdh.com/index.php?title=%E6%A2%A6&diff=126446&oldid=prev 112.247.109.102:以“'''梦''',做梦,梦见。《灵枢.淫邪发梦》:“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爇。”又:“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为内容创建页面 2014-01-27T04:05:59Z <p>以“&#039;&#039;&#039;梦&#039;&#039;&#039;,<a href="/%E5%81%9A%E6%A2%A6" class="mw-redirect" title="做梦">做梦</a>,梦见。《<a href="/%E7%81%B5%E6%9E%A2" title="灵枢">灵枢</a>.<a href="/%E6%B7%AB%E9%82%AA" title="淫邪">淫邪</a>发梦》:“<a href="/%E9%98%B3%E6%B0%94%E7%9B%9B" title="阳气盛">阳气盛</a>则梦大火而燔<a href="/%E7%88%87" title="爇">爇</a>。”又:“使人卧不得安而<a href="/%E5%96%9C%E6%A2%A6" title="喜梦">喜梦</a>。”...”为内容创建页面</p> <p><b>新页面</b></p><div>'''梦''',[[做梦]],梦见。《[[灵枢]].[[淫邪]]发梦》:“[[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爇]]。”又:“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素问]].脉要精微论》:“[[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br /> [[分类:中医]]<br /> <br /> 梦(dreaming)是一种主体经验,是人在睡眠时产生想像的影像、声音、思考或感觉,通常是非自愿的。<br /> <br /> 做梦与[[快速动眼睡眠]](REM sleep)有关,那是发生在睡眠后期的一种浅睡状态,其特色为快速的眼球水平运动、[[脑桥]](pons)的刺激、呼吸与心跳速度加快、以及暂时性的肢体[[麻痹]]。梦也有可能发生在其他睡眠时期中,不过比较少见。在进入[[深度睡眠]]时发生的[[入睡状态]](Hypnogigia)被认为和作梦有关。<br /> <br /> 绝大部分的科学家相信所有人类都会作梦,并且在每次睡眠中都会有相同的频率。因此,如果一个人觉得他们没有作梦或者一个夜晚中只作了一个梦,这是因为他们关于那些梦的记忆已经消失了。这种“记忆抹除”的情况通常发生在一个人是自然缓和地从快速动眼睡眠阶段经过慢波睡眠期而进入清醒状态。如果一个人直接从快速动眼睡眠期中被叫醒的话(比如说被闹钟叫醒),他们就比较可能会记得那段快速动眼期所作的梦境(不过并非所有发生在快速动眼期的梦都会被记得,因为每个快速动眼期之间会插入[[慢波睡眠]]期,而那会导致前一个梦的记忆消失)。<br /> <br /> 也有人认为上述有关梦的解释是不科学的,梦只是人睡眠时的一种心理活动,梦中的心理活动与人清醒时的心理活动一样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梦中离奇的梦境是因人睡眠大脑意识不清时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产生的错觉引起的。如,人清醒[[心动过速]]时产生的似乎被追赶的心悸感,在梦中变成了被人追赶的离奇恐惧的恶梦,人清醒[[心动过慢]]或[[早博]]时引起的心悬空、心下沉的心悸感,在梦中变成了人悬空、人下落的离奇恐惧的恶梦。梦中经常能感觉到一些人清醒时不易感觉到的轻微的生理症状,是因人睡眠时来自外界的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相对变小,来自体内的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相对变强引起的。<br /> <br /> ==心理学==<br /> <br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梦是有意识看无意识的一扇窗子。弗洛伊德与荣格是梦解析的开山鼻祖。<br /> <br /> 也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做梦是大脑在虚拟环境中对如何处置危险情况的预言。尤其是噩梦,人类每年要做300到1000次噩梦。人类正是在噩梦中进行安全训练。<br /> <br /> ==梦的理论==<br /> 目前学术界对梦的成因与目的仍无定论,普遍的看法是:梦是脑在作资讯处理与巩固长期记忆时所释出的一些神经脉冲(就像打扫时扬起的灰尘或正被处理中的资讯流),被意识脑解读成光怪陆离的视、听觉所造成的。<br /> <br /> 首先是Hobson与 McCarley在1977年提出“活化-合成”理论:[[脑干]]中的[[桥脑]]即使在睡眠中也会不断发出讯号(PGO波),这些讯号刺激、活化了脑的意识部份,使它合成一段有意义的梦。<br /> <br /> 但后来Solms发现脑干受伤的病人仍旧有梦,而[[顶叶]](负责躯体感觉与感觉整合的颅顶[[皮质]])受伤的病人则没有梦。Jie Zhang在2004年提出“连续活化”理论:睡眠的功用之一是把临时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快速动眼睡眠(REM)阶段处理无意识的“程序性记忆”,而非动眼(NREM)阶段处理有意识的“陈述性记忆”。在REM阶段,脑的无意识部份正在处理程序性记忆,而有意识部份的活动则因感觉被切断而降至最低,此时自记忆库流出的资讯脉冲会活化有意识部份而使它借由联想编织出一段梦。而当另一脉冲到达时,则又编出另一段梦,梦境乃突然改变。<br /> <br /> 另外还有认为梦的成因或功能是:(1)经由任意突变、以“[[达尔文]]过程”来产生新观念、新策略;(2)清除脑中的垃圾,梦是对垃圾的最后一瞥;(3)长期记忆的持续激发,睡眠时梦的诡异来自长期记忆的储存格式,但清醒时的脑则能给它作正确的诠释;(4)把遥远但相关的记忆连结起来并强化成一故事体;(5)把外来刺激转化成梦境以防止被惊醒;(6)自我满足、降低心理压力;(7)借由眼球运动提供[[氧气]]给[[角膜]];(8)…… <br /> <br /> ===中国古代理论===<br /> ====物理因素====<br /> 物理因素中国古代思想家认识到人的一部分梦境是由来自体内外的物理刺激制造的。来自体内的物理刺激,如一个人腹内的食物过量或不足的刺激而引起的梦境。所谓“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或“甚饱则梦行,甚饥则梦卧”。有来自体外的物理刺激,如人在睡眠中“藉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身冷梦水,身热梦火”,“将阴梦水,将晴梦火”,“蛇之扰我也以带系,雷之震于耳也似鼓入。”在梦的分类一节中的“感梦”(由感受风雨寒暑引起的梦)和“时梦”(由季节时令变化引起的梦)均属于由外部物理刺激引起的梦。<br /> <br /> ====生理因素====<br />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识到做梦也可因生理因素引起。中国古代学者涉及到的生理因素有四:<br /> #体内[[阴阳]]之[[气]]的缺少或过量。前文已述,梦是睡眠中的不安稳状态。睡不安稳常常会因体内的阴阳之气缺少或过量造成。中国古代思想家、医学家认为,在睡眠中由于缺少某种“气”,而使睡眠处于不安稳状态,从而出现梦境。《黄帝内经》就认为“是以少气之厥,令人亡梦……”。中国古代思想家,医学家也认为在睡眠中阴阳二气中某些气过量或全部过量也会使人产生梦境。《[[黄帝内经]]》也认为:“[[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不盛则梦堕。”《黄帝内经》的这一观点被后代思想家广泛继承。如《列子》中就有类似的话:“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阴阳俱壮,则梦生杀。”清代学者熊伯龙认为妇女在[[妊娠]]期间的梦与生男或生女有关:“生男阳气盛,阳盛则肠热,故梦刚物;生女阴气盛,阴盛则肠冷,故梦柔物。”<br /> #[[五脏]]之气过盛。中国古代思想家,医学家认为五脏气过盛也是致梦的一个生理因素,所谓“[[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感则梦善笑恐畏,牌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br /> #内脏感通致梦。如二程就认为:“入梦不惟闻见思想,亦有内脏所感者。”他们认为:梦是“内脏所感”或“心所感通”造成的。口渴的人梦见水、饥饿的人梦见食物,都证明内部感觉是可以致梦的。<br /> #气血有余致梦。与上面几种观点密切联系的是,中国古代还有一种观点即梦是由于体内血气有余而产生的。比如王夫之就认为:“盛而梦,衰而不复梦;或梦或不梦,而动不以时;血气衰与之俱衰,面积之也非其富有。然则梦者,生于血气之有余,而非原于性情之大足者矣。”又说:“形者,血气之所感也。梦者,血气之余灵也。”<br /> #疾病致梦。中国古代思想家、医学家普遍认为,生理疾病是人做梦的一个原因。前面提到的王符的“阴病梦寒,阳病梦热,内病梦乱,外病梦发”,便是。对疾病致梦论述的最典型、最详细的要算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他说:“夫虚劳之人,血衰损,脏腑虚弱,易伤于邪。正邪从外集内,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与荣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而不安,喜梦。”<br /> <br /> ====心理因素====<br /> 从中国古代思想家和医学家的言论来看,感知、记忆、思虑、情感、性格都会影响梦的产生及梦的内容。但论述较多的是思虑、情感、性格对梦的影响。<br /> #思虑致梦。中国古代思想家几乎毫无例外地认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东汉时期的王符就认为:“人有所思,即梦其到;有忧,即梦其事。”又说:“昼夜所思,夜梦其事。”他还曾举例说:“孔子生于乱世,日思周公之德,夜即梦之。”列子也认为“昼想”与“夜梦”是密切相关的。明代的熊伯龙亦认为,“至于梦,更属‘思念存想之所致’矣。日有所思,夜则梦之。”同代思想家王廷相也认为:“梦,思也,缘也,感心之迹也。”那就是说梦既可由思虑引起,也可由感知,记忆引起。也即是说,王廷相认为人的整个认知过程都可引起梦境。如前文所述,他把夜间之梦看成是白日“思”的延伸、继续。所谓“在未寐之前则为思,既寐之后即为梦,是梦即思也,思即梦也”。他又说:“思扰于昼,而梦亦纷扰于夜矣。”<br /> #情感致梦。东汉王符所说的“性情之梦”,《列子》中所言的“喜梦”、“惧梦”、“噩梦”均属于情感引起的梦。晋代的张湛亦云:“昼无情念,夜无梦寐。”明代的熊伯龙,在承认思虑致梦的同时,也对情感致梦有十分深刻的认识。他举例说:“唐玄宗好祈坛,梦玄元皇帝;宋子业耽淫戏,梦女子相骂;谢眺梦中得句,李白梦笔生花,皆忧乐存心之所致也。”<br /> #性格致梦。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的性格对梦的内容有很大的影响。所谓“好仁者,多梦松柏桃李,好义者多梦刀兵金铁,好礼者多梦簋篮笾豆,好智者多梦江湖川泽,好信者多梦山岳原野”。这段话除了说明梦境必须依赖经验外,亦可说明梦对人性格的依存性。王廷相认为,具有“骄吝之心”的人,在梦中就会争强斗胜;而具有“忮求之心”的人,在梦中亦会追货逐利。总之不同的性格对梦境中的内容有不同影响。<br /> <br /> ==清醒梦==<br /> [[清醒梦]](lucid dream)又称为清明梦,意思是在梦中可以保持清醒,并且知道自己正在做梦。<br /> [[Category:心理学]]</div> 112.247.1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