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未登录
登录
医学百科
搜索
查看“杨简”的源代码
来自医学百科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更多
更多
语言
页面选项
Read
查看源代码
历史
←
杨简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杨简'''(Yang Gang (1911~1981)),中国病理学家、实验肿瘤学主要奠基者。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曾用名杨维昇,1911年8月8日出生于广东梅县。1981年5月10日卒于北京。1934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1942年晋升为教授,是[[梁伯强]]教授的得意门生和得力助手。1946~1948年由学校派往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医学院进修[[病理学]]与肿瘤学。1949年回国后曾担任过中山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及代理院长。1951年以后一直从事病理学教学和实验肿瘤学研究工作。1953年在中央卫生研究院首先建立了中国第一株可移植性[[肿瘤]]株──小鼠[[梭形细胞肉瘤]]。1958年在实验医学研究所正式组建起中国第一个瘤株实验室。先后建立了10种大、小鼠瘤株,并从国外引进瘤株十余种,系统地研究了这些瘤株的生长特性,并建立了一套瘤株保种[[传代]]方法和操作常规,在全国推广应用。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提出了肿瘤综合病因的假说,说明[[子宫颈癌]]的发生是局部因素与全身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963年后研究[[食管癌]],提出河南林县的食管癌与饮食习惯有关。共写了28篇论文,及《食管癌的实验研究》一书。此外建立了肿瘤[[淋巴道转移]]模型,深入观察肿瘤侵袭与转移的特性与规律,先后发表了12篇科学论文,他参加编写的书还有:《病理学》、《实用肿瘤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肿瘤分册》,并组织翻译了两本大型的医学专著《肿瘤的科学基础》和《癌的[[病理生理学]]》。 {{导航板-名医}}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导航板-名医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杨简
。
导航
导航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Wiki工具
Wiki工具
特殊页面
页面工具
页面工具
用户页面工具
更多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页面信息
页面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