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未登录
登录
医学百科
搜索
查看“医院药学/F与Fo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作用”的源代码
来自医学百科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更多
更多
语言
页面选项
Read
查看源代码
历史
←
医院药学/F与Fo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作用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Hierarchy header}} 近年来对[[灭菌]]过程[[无菌]]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方面灭菌温度多系测量[[灭菌器]]内的温度不是灭菌物体内的温度,同时无菌检验方法也在局限性。在检品存在微量的[[微生物]]时,往往难以用现行的无菌检验法检出。因此,人们对认识到对灭菌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是很必要的。F(或F)值可作用验证灭菌可靠性的参数。 (一)微生物致死间曲线与D值 人们对微生物死亡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其死亡速度属一级过程,在一定温度下符合下述方程(1-1式): {{图片|goz8yh02.jpg|}} 式中N。为原始微生物数,Nt为残存的微生物t时残存的微生物。残存数的对数时间作图,得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K/2.303,K为速度常数,单位为时间。为了方便起见,引用D,并定义D为一定温度下杀死被灭菌物品中微生物娄99%所需时间,上式可写成{{图片|goz8yppf.jpg|}}根据D的定义,则{{图片|goz8yxy3.jpg|}} 因此,D也可定义为降低微生物一个位数()或一个对数值(如log100降低到log10)所需的时间,如图46-1所示。D值因微生物的种类、环境、灭菌温度不同而各异(表46-1)。 (二)Z值 一旦在不同温度下对特定的微生物的在特定介质或环境中求得D值后,就可用logD值对温度作图,在一定温度范围内,logD与T呈直线关系,直线的斜率=logD<sub>2</sub>-logD<sub>1</sub>/T<sub>2</sub>-T<sub>1</sub>。 由于此斜率为负值,为避免引入负数,而提出Z值的概念,Z=T-T<sub>1</sub>/logD<sub>2</sub>-logD<sub>1</sub>,故定义Z值为降低一个logD值需的温度数,如图46-2的单位为度,也可以认为Z值是降低微生物数90%所需要的温度数。表46-2是一些药物溶液的Z值 {{图片|goz8z6o2.jpg|}} 图46-1 logNt与t的关系图 {{图片|goz8ytry.jpg|}} 图46-2 logD与T关系图 表46-1 不同[[灭菌法]]不同微生物的D值 {| class="wikitable" width="506" align="center" | width="20%" valign="top" | 灭菌方法 | width="26%" valign="top" | 微生物 | width="9%" valign="top" | 温度 | width="26%" valign="top" | 介质或样品 | width="18%" valign="top" | D值(min) |- | width="20%" valign="top" | [[蒸气灭菌]] | width="26%" valign="top" |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 width="9%" valign="top" | 105 | width="26%" valign="top" | 5%[[葡萄糖]]水溶液 | width="18%" valign="top" | 87.8 |- | width="20%" valign="top" | 蒸气灭菌 | width="26%" valign="top" |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 width="9%" valign="top" | 121 | width="26%" valign="top" | 5%葡萄糖水溶液 | width="18%" valign="top" | 2.4 |- | width="20%" valign="top" | 蒸气灭菌 | width="26%" valign="top" |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 width="9%" valign="top" | 121 | width="26%" valign="top" | [[注射用水]] | width="18%" valign="top" | 3.0 |- | width="20%" valign="top" | 蒸气灭菌 | width="26%" valign="top" | 产[[芽胞]]梭状芽孢杆菌 | width="9%" valign="top" | 105 | width="26%" valign="top" | 5%葡萄糖水溶液 | width="18%" valign="top" | 1.3 |- | width="20%" valign="top" | 干热灭菌 | width="26%" valign="top" | [[枯草]]芽胞杆菌 | width="9%" valign="top" | 135 | width="26%" valign="top" | 纸 | width="18%" valign="top" | 16.6 |- | width="20%" valign="top" | [[红外线]]灭菌 | width="26%" valign="top" | 枯草芽胞杆菌 | width="9%" valign="top" | 160 | width="26%" valign="top" | 玻璃板 | width="18%" valign="top" | 18秒 |} <div><center></center></div> 表46-2 不同溶液以嗜热脂肪芽孢村菌测定Z值 {| class="wikitable" width="373" align="center" | width="54%" valign="top" | 溶液 | width="46%" valign="top" | Z值℃ |- | width="54%" valign="top" | 5%葡萄糖水溶液 | width="46%" valign="top" | 10.3 |- | width="54%" valign="top" | 注射用水 | width="46%" valign="top" | 8.4 |- | width="54%" valign="top" | 5%葡萄糖乳酸盐[[林格氏溶液]] | width="46%" valign="top" | 11.3 |- | width="54%" valign="top" | PH7[[磷酸]][[缓冲液]] | width="46%" valign="top" | 7.6 |} <center><div><center></center></div></center> (三)F值与Fo值 1.F值 F值的数学表达或可表示如下: {{图片|goz8z1xx.jpg|}} △t是测量被灭菌物温度的时间间隔,一般为0.5-1.0或更小,T是每个△t测量被灭菌的温度,To是参比温度(reference temperature)。 按此表达式,F为在一定温度(T),给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力与参比温度(To)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equivalent time)以分为单位。例如干热灭菌的参比温度用170,消毁[[大肠杆菌内毒素]](endotoxin of E.Coli)的Z值为54℃,则采用250℃干热灭菌消毁上述[[内毒素]]的F值为750℃分。 根据式(1-1),{{图片|goz8zchq.jpg|}}若Nt确定为灭菌效果。同时D=2.303/K,故也可将在一定温度(T)下杀死容器中全部微手物所需的时间称为F值,它等于D值与微生物数降低值的乘积,F值的意义就更明确了。 F=DT×(log100-log10<sup>-6</sup>) 2.Fo值为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21℃,并假设特别耐[[湿热]]的微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的Z值为10℃,则 {{图片|goz8yca8.jpg|}} 显然,Fo值为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 ℃所产生的灭菌效果力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分)。也就是说Fo是将各种灭菌温度使微生物的致死力转换为灭菌物品完全暴露于121℃使微生物致死效力。 灭菌过程中,只需记录被来菌物的温度与时间,就可算出Fo,假设如下数据,△t取0.5分。 <div><center> {| class="wikitable" width="590" align="center" | width="13%" valign="top" | 时间(min) | width="7%" valign="top" | 0 | width="10%" valign="top" | 0.5 | width="10%" valign="top" | 1.0 | width="10%" valign="top" | 1.5 | width="10%" valign="top" | 2.0 | width="10%" valign="top" | 2.5 | width="10%" valign="top" | 3.0 | width="10%" valign="top" | 3.5 | width="10%" valign="top" | 4.0 |- | width="13%" valign="top" | 温度(℃) | width="7%" valign="top" | 100 | width="10%" valign="top" | 102 | width="10%" valign="top" | 104 | width="10%" valign="top" | 106 | width="10%" valign="top" | 108 | width="10%" valign="top" | 110 | width="10%" valign="top" | 115 | width="10%" valign="top" | 114 | width="10%" valign="top" | 115 |} </center></div> 并假设4.0min以后,维持115℃30 min不变,则 {{图片|goz8ykzr.jpg|}} Fo还可以看作P(2)值与微生物的对数降低值的乘积。 Fo=D<sub>121</sub>×(logNo-logNt) 同样,Nt为灭菌后希望达到微生物残存数,一般取10<sup>-6</sup>如将含有200个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的5%葡萄糖水溶液以121℃热压灭菌时杀死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Fo值的计算对于验证灭菌效果极为有用,当产品以121℃湿热灭菌时,灭菌器内的温度虽能迅速升到121℃,而被菌物品内部则不然,通过由于包装材料性能及其他因素影响而使。升温度各异,而Fo将随着产品温度(T)变化而呈指数的变化。故温度即使很小的差别(如0.1-1),将对Fo值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要求测定灭菌物品内的实际温度,故用Fo来监测难灭菌效果肯有重要的意义。由于Fo是将不同灭菌温度折算到相当于121℃湿热灭菌时的效力,故Fo值可作为灭菌过程的比较参数。 为了使Fo测定准确,先应选择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精密度为0.1的热电偶,并对热电偶进行校验。灭菌时应将热电偶的[[探针]]置于被测物的内部,经灭菌器通向柜外的湿度记录仪,有些灭菌记录仪(digistrip recolder)附有Fo计算器,在灭菌过程中和灭菌后,自动显示Fo值。 另外,还应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对Fo值的影响,有人对溶液粘度,容器充填量及容器在灭菌器内的数量与排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Fo均有影响,而以后者影响最大。故要注意灭菌器内各层、四角、中间位置热分布是否均匀,并进行实际测定,作出合理排布,以便测得Fo值更可靠。 为了确保灭菌效果,还应注意两个问题,根据Fo=D121×(logNo-logNt),若N越大,即被灭菌物中微生物越多,则灭菌时间越长,故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微生物的污染,应采取各种措施使每个容器的含菌数控制在10以下(即(log10≤1)。其次计算Fo时,应适当考虑增加安全因素,一般增加5%,如规定Fo为8分,则实际操作应控制Fo12分为好。 {{Hierarchy footer}} {{医院药学图书专题}}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Hierarchy footer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Hierarchy header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医院药学图书专题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图片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医院药学/F与Fo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作用
。
导航
导航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Wiki工具
Wiki工具
特殊页面
页面工具
页面工具
用户页面工具
更多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页面信息
页面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