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未登录
登录
医学百科
搜索
查看“中医疾病预测/昏迷先兆”的源代码
来自医学百科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更多
更多
语言
页面选项
Read
查看源代码
历史
←
中医疾病预测/昏迷先兆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Hierarchy header}} [[昏迷]]一证极为凶险,并多出现于外感[[热病]][[极期]]。其先兆出现的较晚而短暂,往往旋即陷入昏迷,因此掌握先兆症的难度较大。但昏迷[[病机]]为邪陷心包,因此先兆必有[[心包]]受邪的[[症状]]特点,以及[[热痰]]浊瘀潜兆,说明昏迷先兆的掌握是可能的…… ==第一节 概述== 昏迷系[[疾病]]过程中出现[[神志不清]]的病证,病位在心(脑),又称[[神昏]],《[[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内经]]》将昏迷归入[[厥证]]范畴,如《素问.厥论》说:“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由于昏迷一病广泛而严重,故除分别于闭、脱、厥证论述外,还特列此篇进行专论。 昏迷病机可分为邪壅塞[[心室]]、[[邪闭]][[心窍]]及心舍空虚、神无所附两类,前者属实为[[闭证]],后者属虚为[[脱证]],如[[心气]][[内虚]],邪乘虚而入壅闭心窍,亦可形成[[内闭外脱]]的[[虚实]]挟杂证。 临床上[[温疫]]、[[温病]]、[[伤寒]]重证、厥证、[[中风]]、[[消渴]]、[[关格]]、[[黄疸]]、[[疫痢]]、[[瘴疟]]、痫、[[痰证]]等,皆可出现昏迷。现代医学如[[传染性]][[脑炎]]、[[脑膜炎]]、[[脑型疟疾]]、[[败血症]]、[[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糖尿病]]、[[血糖]]过低症、[[尿毒症]]、颅内肿瘤、[[脑脓肿]],[[中暑]]、[[电击]]、中毒、[[窒息]]、[[麻醉]]意外……都易导致昏迷。 昏迷病机与心、脑较为相关,[[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故凡邪蔽心窍、上扰清空,或[[心元]]外散、心神无依皆可导致昏迷。 病机属实闭的无非热、痰、浊、瘀、毒为患,属[[虚脱]]的总因阳亡神越。如因于热的包括[[温邪]]之邪内陷心包,或[[湿温]][[湿浊]]上蒙心窍,或中暑高温上闭心空,或[[阳明]][[邪热]]上扰神明;因于痰的多是素为痰质之体,而患[[痰迷心窍]],诸如[[痰厥]]、[[痫证]]、癫证、[[呆病]];因于浊的,为内虚浊毒不化,壅塞心窍,如消渴昏迷、关格昏迷、黄疸昏迷,或卒冒[[秽浊]]、浊毒蒙心;因于瘀的为痰瘀[[合邪]]瘀阻心脉及脑络的[[脑卒中]]、[[胸痹]]、昏迷、真心痹昏迷以及热瘀挟杂,[[热入血室]]的昏迷等;因于毒的,则因中毒而致昏迷,包括[[急性中毒]]或慢性积蓄中毒。此外,属虚脱的,则为[[亡阴亡阳]],使心神失养神无所依而致。 由于昏迷皆出现于外感热病极期,大多属正不胜邪,[[邪气]]内陷,逼于心包,或[[内伤杂病]][[气机]]失调[[清浊]]相干[[致邪]]气鸱张,症情危笃,预后不良。因此研究其先兆症(证),对早期发现,早期抢救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昏迷先兆及其临床意义== 昏迷系急证、危证疾患,病势均较凶险,并且缺少先兆信号。有的昏迷类型是突然发生,毫无先兆可查,有的昏迷类型虽有一定先兆信号,也是出现的较晚,因此昏迷先兆较难发现,但仍有一定披露可寻,由于昏迷病因较为复杂,故分述如下: '''一、实闭型昏迷先兆''' 实闭型昏迷主要由热、痰、浊、瘀四大因素形成,先兆症各有特点: '''(一)[[热闭]]型昏迷先兆''' 先兆信号 该型起病较急,故先兆症的特点为出现的时间较晚,而且短暂,旋即进入昏迷。热陷心包的昏迷最早信号为[[烦躁]],旋即[[昏愦]]不语,阳明热扰神明亦最先出现烦躁信号,继而神昏[[谵语]],中暑则最早披露[[心烦]],随即神迷、人事不醒,[[湿热]]上蒙心包的昏迷早期先兆为发迷,继之则时明时昧,说胡话。 热陷心包型昏迷可有素体[[心阴]]不足潜证存在,因心为火脏,火旺灼阴,致心阴素亏因此[[热邪]]能乘虚而入。患者平素即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口干]]心烦,[[夜热]][[盗汗]],[[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的[[心阴虚]]潜证存在。由于心阴不足则[[虚火]]内生,一旦感受[[温热]]之邪,邪火与虚火,[[两火]]相搏,神明受扰,故极易陷入昏迷。 '''阻截[[治则]]''' [[清心]][[育阴]]防闭,方宜[[清宫汤]]:[[玄参]]心、[[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犀角]]尖心、连心[[麦冬]],一旦出现神昏,即以[[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清热开窍]]以救神明。 '''(二)[[痰迷]]型昏迷先兆''' '''1.[[湿痰]]蒙闭心窍先兆''' 该型昏迷起病较缓,多见于湿温,先兆症出现较早,可具有痰湿质先兆潜证。即素有苔腻[[脘]]痞,脉濡尿黄等症,一旦感受湿热之邪则易酿遏上蒙心窍,先兆信号为反应迟钝、神呆时清时昧。 '''阻截治则''' 宣化湿热、[[豁痰]][[开窍]]。湿重用[[黄连]][[三仁汤]]:黄连、[[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热重用[[甘露消毒饮]]:[[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蔻仁。如神识如蒙,甚而昏愦不语,用至宝丹开窍,继服[[菖蒲]][[郁金]]汤:菖蒲、郁金、[[菊花]]、[[栀子]]、连翘、滑石、竹叶、[[牛蒡子]]、[[丹皮]]、[[姜汁]]、[[竹沥]],[[玉枢丹]]0.6~1.5克[[冲服]]。 '''2.痰厥先兆''' 此类病人素体有形盛气弱,脾胃运化不足的痰质型先兆潜证。即症见素体[[痰多]]而粘,躯体虚胖,苔腻脉濡,加之,喜食肥甘,痰湿内生,运化不及,则寓有上蒙[[清窍]]的潜在危险性。如逢恼怒,痰随气升,旋即昏仆,痰厥前可有[[眩晕]]、[[恶心]]、涎粘、[[口臭]]、痰多的先兆症存在。 '''阻截治则''' [[化痰]]驱脂,方宜软脉消脂汤夏、[[陈皮]]、[[山楂]]、[[泽泻]]、[[荷叶]]、[[竹茹]]、[[何首乌]]半夏、除皮、[[茯苓]]、[[甘草]]、[[枳实]]、[[南星]]。一旦出现痰厥则急宜豁痰开窍,方予菖蒲郁金汤、玉枢丹(方见上)。 '''3.癫、呆证昏迷先兆''' 此型平素有[[阴气]]重、[[木郁]]的先兆潜证,《[[难经]]》曰:“[[重阴]]者癫”,故此类病人素呈[[痰气郁结]]先兆潜证:面色暗滞,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多疑善虑,喜哭[[善悲]],咽中如堵,[[胸闷]]不舒,[[失眠]]梦多,[[舌苔白腻]],[[脉弦滑]]。 '''阻截治则''' [[解郁]]化痰,方宜化痰解郁汤茯苓、[[法半夏]]、陈皮、枳实、竹茹、菖蒲、郁金、[[贝母]]。 昏迷为癫、呆证的危重证,发生前患者可出现发呆,[[目直]],反映迟钝,[[神志恍惚]],神魂癫倒,脘闷作恶,喃喃自语等先兆信号,渐则昏不知人,陷入昏迷状态。 急予[[苏合香丸]]开窍救急,再服[[涤痰汤]]加减:茯苓、法半夏、陈皮、[[胆南星]]、枳实、竹茹、[[党参]]、菖蒲、郁金、[[远志]],或予[[礞石滚痰丸]]:大黄、黄芩、[[礞石]]、[[沉香]]。 '''4.痫证昏迷先兆''' 痫证除痰浊素盛外,还有[[肝风]]易动的倾向性,素多痰唾,痰带风泡,涎长流口外。发作前有[[风痰]]上逆的先兆症,即感眩晕、胸闷、恶心、[[流涎]]、目斜、[[眼睑]]眶动等,后即昏仆倒地,[[抽搐]],口[[吐涎沫]],甚而[[昏迷不醒]]人事。 '''阻截治则''' 豁痰息风,方宜《[[医学心悟]]》定简丸:[[天麻]]、[[川贝]]、[[胆星]]、半夏、陈皮、茯苓、[[茯神]]、[[丹参]]、麦冬、菖蒲、远志、[[全蝎]]、[[僵蚕]]、[[琥珀]]、[[辰砂]],或止痫汤:小[[白附子]]、天麻、茯苓、法半夏、陈皮、全蝎、[[蜈蚣]]、僵蚕、[[朱砂]]、竹茹,或[[温胆汤]]合[[白金丸]]:[[白矾]]、郁金,痰涎甚多胶稠难吐者,用[[控涎丹]]:[[甘遂]]、[[大戟]]、[[白芥子]]。 '''(三)浊蒙型昏迷先兆''' 浊蒙心窍的产生大多由于[[脏腑]]衰败、[[阴阳]]逆乱,使[[清阳不升]]、[[浊阴]][[上干]]所致,因此大多有先兆潜证和先兆症的存在,兹分叙如下: '''1.关格昏迷先兆''' 此型先兆为面色阴暗,[[头晕]]闷痛,呕恶[[腹胀]],口臭如尿秽,[[尿少]]虚浮,舌苔白腻,体胖质淡,脉沉弱等[[浊阴上逆证]]。精神方面先兆表现为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阻截原则为[[温肾]]扶阳,[[健脾]]化浊,方宜[[附子]]六君汤重用[[人参]]:附子、人参、[[白术]]、茯苓、法半夏、陈皮、甘草。[[浮肿]]较重者用[[真武汤]]:附子、白术、[[白芍]]、[[生姜]]、茯苓,或[[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药、山萸、茯苓、泽泻、丹皮。 发作前信号为恶心加重,[[尿量]]更减,口臭发迷,短暂的[[焦虑]][[忧郁]]状态,[[嗜睡]],逐步神志恍惚而昏迷。 '''阻截治则''' 泄腑导浊,方用[[温脾汤]]:生大黄、附子、[[干姜]]、人参、甘草酌加[[六月雪]],昏迷用苏合香丸开窍,呕甚服玉枢丹。 '''2.消渴昏迷先兆''' 消渴昏迷前驱为阴分将竭,阴不敛阳,虚阳浮越的[[阴虚]]热浮先兆潜证。呈面色红滞枯晦,唇舌干红,目眶下陷,[[皮肤]]干瘪,头晕[[头痛]],心烦食少,[[口渴]][[尿频]]。 '''阻截治则''' 育阴化浊,方宜加味[[六味地黄]]汤:[[生地黄]]、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天花粉]]、[[玉竹]]、竹茹;或大[[补阴]]丸:[[黄柏]]、[[知母]]、熟地、[[龟板]];如[[气阴两虚]]用[[生脉散]]加[[黄芪]]、竹叶、[[灯心草]]。如出现恶心,发迷,嗜睡,口出酮臭或烂[[苹果]]味,[[小便]]反少,口反不渴,为浊毒内攻的先兆,很快即可演变成为[[呼吸]]深长,唤之不醒,尿少呕恶的[[深度昏迷]],抢救原则为出现神昏用至宝丹开窍,方予加味[[黄连温胆汤]]:黄连、茯苓、法半夏、枳实、竹茹、陈皮、菖蒲、甘草,[[解毒]]化浊开窍。 '''3.黄疸昏迷先兆''' 黄疸昏迷属[[肝性昏迷]],为[[急黄]]、[[癖黄]]、疫黄的严重阶段。黄疸昏迷先兆当视其[[阳黄]]昏迷抑或[[阴黄]]昏迷,前者属[[热毒]]内陷心包,后者为[[阴浊]]壅塞心窍。阳黄昏迷多属急黄、疫黄,黄疸深重,发展迅速,先兆症以心烦、[[闷瞀]]、嗜睡为先躯症,随之即陷入昏迷。 '''阻截治则''' [[清热解毒]][[凉血]]护宫,方宜[[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芍药]]、丹皮加茵陈,以防热邪内陷心宫。热毒鸱张者还可合用[[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出现昏迷则用紫雪丹清热开窍救急。 阴黄先兆多为癖黄所致,病程长,患者脏腑衰败,[[精气]]耗绝,以面目晦黄,头昏闷,口出肝臭味,小便黄少,脘痞呕恶,表情淡漠,发迷嗜睡为先兆,继之则昏迷不醒。 '''阻截治则''' [[温阳]][[益气]]化浊,方宜[[茵陈术附汤]]:茵陈、白术、附子、干姜、甘草,酌加茯苓、[[苡仁]]。昏迷抢救则用[[独参汤]]扶正,并急以至宝丹开窍救急。 尤须一提,黄疸昏迷在精神意识方面的先兆,应注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先兆表现为精神活动减退,反应迟钝,淡漠寡言,或反见欣快、躁动。第二阶段先兆为喜眠、嗜睡、[[昏睡]],第三阶段即出现[[谵妄]]、昏迷,临证应注意根据上述先兆症进行阻截治疗。 '''(四)瘀阻型昏迷先兆''' 瘀阻型昏迷多为痰瘀痹阻心脑之络所致,如中风、[[卒中]]及胸痹、真心痹等。瘀阻型昏迷为痰瘀交阻,闭阻心脑之络,故平素必有痰瘀挟杂潜证:面晦暗滞,体肥多腴,目眶发暗,[[健忘]]头晕肢麻,痰多口粘,舌质微紫或有[[瘀斑]]、[[瘀点]],苔黄腻,脉微涩。 '''阻截治则''' 豁痰[[化瘀]]通络,方用血腑[[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或化瘀通络汤仁、茯苓、法半夏、[[地龙]]、竹茹、[[瓜蒌]]。 其先兆信号为头晕肢麻,健忘糊涂,语言不利,或胸闷气塞,左胸隐痛,汗出气短,继则昏仆不醒人事,瘀阻脑络的醒后留下[[偏瘫]],语言不利。出现昏迷,[[阳闭]]以至宝丹开窍,[[阴闭]]用苏合香丸。醒后偏瘫用[[补阳还五汤]]:[[归尾]]、川芎、黄芪、桃仁、地龙、赤芍、红花,加服消栓散:[[生三七]]、[[水蛭]]、地龙。不语用神仙解语丹:白附子、白菖蒲、远志、天麻、全蝎、[[羌活]]、南星、[[木香]]、甘草。痺阻心络者,症情危重,除配合西医抢救外,可给予独参场或[[参附汤]]、[[冠心苏合丸]]开窍救急。 '''二、[[虚损]]衰败型昏迷先兆''' 虚损衰败型昏迷主要发生于脏腑衰败,[[元阳]]欲绝的病患,主要病机为[[肾阳]]式微、[[命门火衰]],常发生于虚损痨证。先兆证为[[肾阳不足]]先兆潜证:面色白,头晕耳重,[[畏寒]]肢冷,虚浮[[疲惫]],[[腰酸]]腿软,[[舌淡]]白,[[舌体]]胖大,脉沉弱。 '''阻截治则''' 温命[[补肾]],方宜[[四逆汤]]重用附子:附子、上等肉桂、干姜、甘草。出现昏迷诱因为[[疲劳]]、[[饥饿]]、[[感染]]、精神打击等原因。昏迷前先兆:突然眼黑,出[[冷汗]],虚软[[无力]]。相当于西医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危象,出现昏迷则应速予参附汤,急温命火以扶将竭之残阳。 {{Hierarchy footer}} {{中医疾病预测图书专题}}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Hierarchy footer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Hierarchy header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中医疾病预测图书专题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中医疾病预测/昏迷先兆
。
导航
导航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Wiki工具
Wiki工具
特殊页面
页面工具
页面工具
用户页面工具
更多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页面信息
页面日志